跳到主要内容

7. SPI 使用

SPI(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) 是一种常见的同步串行通信协议,用于微控制器(MCU)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。它由 Motorola 在 1980 年代初期提出,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,如传感器、显示器、存储设备等。

7.1 SPI 通讯的工作原理

SPI 协议使用主从架构(Master-Slave),由一个主设备控制一个或多个从设备进行数据交换。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个信号线和时序控制:

  1. 信号线
  • MOSI (Master Out Slave In): 主设备发送数据到从设备的数据线。
  • MISO (Master In Slave Out): 从设备发送数据到主设备的数据线。
  • SCK (Serial Clock): 由主设备生成的时钟信号,用于同步数据传输。
  • SS/CS (Slave Select/Chip Select): 主设备选择要通信的从设备。当 SS 线低电平时,表示选择了一个从设备进行通信。
  1. 数据传输
  • 同步传输:数据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同步传输。每次时钟脉冲传输一个比特,数据通过 MOSI 或 MISO 线传输。
  • 全双工通信:SPI 是全双工通信协议,意味着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。
  1. 时钟极性与相位
  • 时钟极性(CPOL):时钟线的电平状态(高或低)决定了数据传输的时机。
  • 时钟相位(CPHA):数据的采样时机,通常是时钟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。
  • SPI 协议支持四种不同的时钟配置(CPOL 和 CPHA 的组合),这使得它能与不同的外设兼容。

7.2 SPI 使用实例

7.2.1 spi引脚

ArmSoM系列板子40pin上都有SPI外设,以下以 Sige5 为例子,Sige5 40PIN定义

SPI引脚功能
SPI4_MOSI_M019用于主设备(Master)向从设备(Slave)发送数据。
SPI4_MISO_M021用于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数据
SPI4_CLK_M023由主设备生成的时钟信号,用于同步数据传输
SPI4_CSN0_M024用于选择特定的从设备进行通信

7.2.2 使能SPI通信接口

SPI接口在默认情况是关闭状态的,需要使能才能使用

在 Armbian 操作系统中,/boot/armbianEnv.txt 文件用于配置系统启动时的参数和设备树插件。你可以通过编辑该文件来启用或禁用 SPI 设备树插件,确保 SPI 总线可以在启动时正确加载。

如果你希望检查或启用 SPI 相关设备树插件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:

  • 查看设备树插件配置

打开文件: 通过终端打开 /boot/armbianEnv.txt 文件,使用文本编辑器如 nano 或 vim,例如:

root@armsom-sige5:/home/armsom# sudo nano /boot/armbianEnv.txt

这里以激活 spi4-m0 为例,将 rk3576-spi4-m0-cs1-spidev 打开如下:

overlays=rk3576-spi4-m0-cs1-spidev

其中 overlays 行指定了设备树覆盖(Device Tree Overlay),如果没有这些内容,你可以手动添加。

编辑完成后,保存文件并退出编辑器 重启系统使配置生效:

// 先执行sync
root@armsom-sige5:/home/armsom# sync
root@armsom-sige5:/home/armsom# sudo reboot
提示
  • Q: 如果直接拔掉电源进行重启,是否可能导致文件未修改或 overlay 系统启动失败?
  • A: 当直接拔掉电源或强制关机时,可能会出现文件未能及时从内存(RAM)同步到存储设备(如硬盘、SSD)的情况。这是因为操作系统通常会将数据暂存于内存中,并定期将这些数据写入磁盘。为避免此问题,建议在关机前执行 “sync” 命令,确保所有数据已写入磁盘,再拔掉电源或关机。
  • 验证 SPI 是否启用

使能spi设备树插件之后重新启动板卡,通过SPI设备文件来判断spi驱动是否加载成功。 SPI_3对应的设备文件是spidev3.0,如果使用了rk3576-spi3-m0.dtbo就会出现 spidev3.0

armsom@armsom-sige5:~$ ls /dev/spi*
/dev/spidev4.1

7.3 回环测试

根据 ioctl 相关参数,可以编写 SPI 测试程序。为了简单起见,本示例仅进行 SPI 回环测试。在进行测试时,只需将 ArmSoM-Sige5 板卡上的 SPI4 的 MISO 和 MOSI 引脚(板卡上的 19 号和 21 号引脚)通过跳线帽进行短接即可实现回环测试。

通过这种方式,发送的数据可以直接回传,方便验证 SPI 功能是否正常。

spi-sige5

测试代码:

#include <sys/ioctl.h>
#include <sys/types.h>
#include <sys/stat.h>
#include <fcntl.h>
#include <unistd.h>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dlib.h>
#include <stdint.h>
#include <string.h>
#include <linux/spi/spidev.h>

#define SPI_DEV_PATH "/dev/spidev4.1"

/* SPI 接收、发送缓冲区 */
unsigned char tx_buffer[100] = "hello the world ! ArmSoM is awesome!";
unsigned char rx_buffer[100];

int fd; // SPI 控制引脚的设备文件描述符
static unsigned mode = SPI_MODE_2; // 用于保存 SPI 工作模式
static uint8_t bits = 8; // 接收、发送数据位数
static uint32_t speed = 10000000; // 发送速度
static uint16_t delay = 0; // 保存延时时间

// SPI 数据传输函数
void transfer(int fd, uint8_t const *tx, uint8_t const *rx, size_t len)
{
int ret;
struct spi_ioc_transfer tr = {
.tx_buf = (unsigned long)tx,
.rx_buf = (unsigned long)rx,
.len = len,
.delay_usecs = delay,
.speed_hz = speed,
.bits_per_word = bits,
.tx_nbits = 1,
.rx_nbits = 1
};

// 执行 SPI 传输
ret = ioctl(fd, SPI_IOC_MESSAGE(1), &tr);
if (ret < 1)
perror("SPI transfer failed");
}

// SPI 初始化函数
void spi_init(int fd)
{
int ret;

// 设置 SPI 工作模式
ret = ioctl(fd, SPI_IOC_WR_MODE32, &mode);
if (ret == -1)
perror("Can't set SPI mode");

// 设置每个字节的位数
ret = ioctl(fd, SPI_IOC_WR_BITS_PER_WORD, &bits);
if (ret == -1)
perror("Can't set bits per word");

// 设置最大速度
ret = ioctl(fd, SPI_IOC_WR_MAX_SPEED_HZ, &speed);
if (ret == -1)
perror("Can't set max speed");

// 打印配置
printf("SPI Mode: 0x%x\n", mode);
printf("Bits per word: %d\n", bits);
printf("Max speed: %d Hz (%d KHz)\n", speed, speed / 1000);
}
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argv[])
{
if (argc < 2) {
fprintf(stderr, "Usage: %s [device_path]\n", argv[0]);
return -1;
}

// 打开 SPI 设备
fd = open(argv[1], O_RDWR); // 打开文件并启用读写
if (fd < 0) {
perror("Can't open SPI device");
return -1;
}

// 初始化 SPI 配置
spi_init(fd);

// 清空接收缓冲区
memset(rx_buffer, 0, sizeof(rx_buffer));

// 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
transfer(fd, tx_buffer, rx_buffer, sizeof(tx_buffer));

// 打印发送和接收的缓冲区内容
printf("TX Buffer: %s\n", tx_buffer);
printf("RX Buffer: %s\n", rx_buffer);

// 关闭设备
close(fd);

return 0;
}

7.3.1 编译运行

#编译
armsom@armsom-sige5:~$ gcc spi_selftest.c -o spi_selftest
#运行
armsom@armsom-sige5:~$ sudo ./spi_selftest /dev/spidev4.1 // 短接
SPI Mode: 0x2
Bits per word: 8
Max speed: 10000000 Hz (10000 KHz)
TX Buffer: hello the world ! ArmSoM is awesome!
RX Buffer: hello the world ! ArmSoM is awesome!
armsom@armsom-sige5:~$ sudo ./spi_selftest /dev/spidev4.1 //未短接
SPI Mode: 0x2
Bits per word: 8
Max speed: 10000000 Hz (10000 KHz)
TX Buffer: hello the world ! ArmSoM is awesome!
RX Buffer: 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▒

7.4 常见问题

7.4.1 SPI ⽆信号

  • 调试前确认驱动有跑起来
  • 确保 SPI 4 个引脚的 IOMUX 配置⽆误
  • 确认 TX 送时,TX 引脚有正常的波形,CLK 有正常的 CLOCK 信号,CS 信号有拉低
  • 如果 clk 频率较⾼,可以考虑提⾼驱动强度来改善信号
  • 如何简单判断 SPI DMA 是否使能,串口打印如⽆以下关键字则 DMA 使能成功
[ 0.457137] Failed to request TX DMA channel
[ 0.457237] Failed to request RX DMA channel

7.4.2 延迟采样时钟配置⽅案

对于 SPI io 速率较⾼的情形,正常 SPI mode 可能依旧⽆法匹配外接器件输出延时,RK SPI master read 可能⽆法采到有效数据,需要启⽤ SPI rsd 逻辑来延迟采样时钟。RK SPI rsd(read sample delay)控制逻辑有以下特性:

  • 可配值为 0,1,2,3
  • 延时单位为 1 spi_clk cycle,即控制器⼯作时钟,详⻅ "SPI 设备配置章节“

rx-sample-delay 实际延时为 dts 设定值最接近的 rsd 有效值为准,以 spi_clk 200MHz,周期 5ns 为例: rsd 实际可配延迟为 0,5ns,10ns,15ns,rx-sample-delay 设定 12ns,接近有效值 10ns,所以最终为 10ns延时。

7.4.3 SPI 传输速率及 CPU 占⽤率⾼优化⽅向

通常 SPI 传输速率慢、IO ⾼负载下 CPU 占⽤率⾼的原因是因为:SPI 传输粒度小,且传输次数多,频繁发起传输从而涉及较多的调度,例如:

  • SPI 线程调度
  • 中断调度,参考 “SPI 传输⽅式说明” 章节先确认是否使⽤到中断传输
  • CPU idle 调度

建议优化⽅向:

  1. 开启 auto runtime,延时设置为 500ms,具体值以实测为准,修改点为 dts 节点添加rockchip,autosuspend-delay-ms 属性

  2. 降低 CPU 负载:改⽤ IRQ 传输,相对 DMA 可能会有优势,补丁参考 “改为 IRQ 传输” 小节

  3. 降低 CPU 负载:如为 DMA 传输,可修改 TX DMA ⽔线来降低 CPU 在 DMA 回调函数中等待 fifo 传输完成的时间